高端报告库 - 国内权威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商收藏本站·繁体版·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印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 中印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中印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3-7-31 8:10:00 来源:高端报告库网

中印两国对外资的开放与体制改革带动了经济增长,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入给中印两国带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产品技术与管理方法。
  中国、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两个国家。目前,两国政府都将汽车产业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印两国的汽车产业竞争力孰高孰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国际竞争能力低于印度。也有人认为,印度汽车业的发展至少落后于中国汽车10年左右的时间。本文试图对中印两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及发展政策,做一个客观的比较。
  汽车产业竞争能力比较
  1.比较评价方法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更高生产率,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
  针对汽车产业的特点,拟从两个层面来评价两国的汽车产业竞争能力。一是直接反映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如出口量、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汽车产业规模指标;二是影响竞争力的内在性、动因性指标,如运营水平与质量水平、产品成本、企业组织能力等。此外,还要关注本土汽车产业的相对竞争能力。
  2.显示性竞争力指标对比
  (1)出口量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汽车出口都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61.44万辆,占汽车产量的6.9%,其中乘用车出口为26.45万辆,占乘用车总产量的4.1%;商用车出口为34.99万辆,占商用车生产量的14%。2007年,印度的汽车出口量达到27.74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量为21.84万辆,占其乘用车总产量的12.6%,商用车出口量为5.9万辆,占其商用车总产量的11%(见表1)。

 


  中国乘用车企业主要是奇瑞、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地区与国家。印度的乘用车出口地区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
  两国的相同点在于,本土商用车企业是商用车出口主体。2007年中国商用车出口量为34.99万辆,高于印度5.90万辆。2007年中国零部件出口金额达到了275.0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3%。同期,印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6%。

 


  (2)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作为大国,中国与印度一方面希望借助国外资本发展本国汽车产业(另一方面也期望本土自主品牌企业能够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印两国国内乘用车市场主要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近三年来两国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呈逐步下滑的态势。2007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38.9%,印度则为22.6%(见表2,表3)。在商用车领域,两国都是自主品牌企业占据明显的市场主导地位,国内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90%以上。

 

 

 


  (3)产业规模
  中印两国汽车产业近些年来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03—2007五年间,印度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8.67%,中国汽车年均增长率为19.98%,两国的增长速度相仿。从总的市场规模看,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888万辆,其中乘用车为638万辆,商用车为250万辆。印度汽车2007年产量为225万辆,其中乘用车为170万辆,商用车55万辆。中国汽车产量接近为印度的4倍,因此具有更大的规模。
  但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规模优势尚未在领先企业中显示出来。2007年,我国规模上万辆的本土汽车企业有41家,超过市场占有率5%的汽车集团有5家,包括上汽集团(61万辆),一汽集团(57万辆),长安汽车(54万辆)、东风汽车公司(50万辆)、北汽控股(45万辆),但最大汽车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仅为6.87%。印度规模上万辆的企业只有6家。2007年印度塔塔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到了55万辆,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的规模相近,其市场占有率占印度整个汽车市场的四分之一。
  3.内在性竞争力指标对比
  (1)运营与制造质量
  在一项对中、印供应链的对标研究中,从两国务选择6家座椅供应商与6家排气管供应商,考察两国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库存管理等指标。
  从座椅供应商、排气管的劳动生产率看,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相近,但在座椅供应商中三家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印度公司。从产品质量看,大多数中国座椅供应商的质量标准为100ppm,有一家质量水平达到10ppm,印度则有四家供应商质量达到了10ppm。排气管供应商中有两家印度公司与一家中国公司的外部缺陷品率保持在100ppm的范围内,两国的外部缺陷率主要集中在100-1000ppm范围内。
  从反映生产管理水平的发送频率来看,全部的中国座椅供应商与大部分印度供应商每天发送一次坐椅到制造TV,在排气管企业,所有的中国供应商都是每天至少发送一次,印度供应商中只有三家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在六家中国的座椅供应商中,有四家供应商的年库存周转在100次以上,达到世界级水平。6家印度座椅厂商的平均年库存周转次数在22—25次之间。
  总体上看,中国与印度的汽车供应链发展速度很快,领先供应商的质量水平、运营水平已经接近于世界级标准。印度厂商在一些质量指标还领先中国企业,但在库存周转水平、送货频率等管理指标上落后于中国企业。
  (2)成本
  成本控制能力是汽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根据印度汽车工业协会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印度汽车总成本比中国高17%—21%左右,其中主要由税收、借贷以及进口关税等造成的。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略高于中国,大约高2%—5%左右。从2007年的情况看,由于印度在税收等方面的成本减少,印度汽车与零部件平均成本约比中国高10%左右。
  (3)技术研发投入、
  2004年印度乘用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85%,其中印度本土5家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45%,塔塔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37%。跨国公司在印度主要通过进口KD件来进行组装,13家跨国公司平均只有0.38%的水平,马鲁蒂—铃木公司的研发投入为0.43%,本田公司0.41%。
  2004年后印度政府为了鼓励汽车公司增加研发,允许对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实行150%的加权抵扣税收,同时受排放标准升级的压力,不得不关注发动机排放技术的研发,这都刺激了研发投入的增加。塔塔2007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2.92%。
  2004年中国汽车行业全行业的研发投入为1.37%。随着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倡导自主创新,近几年来中国汽车研发投入逐步增加。2006年,最大的三家汽车集团中上海汽车研发投入达到了2.87%,一汽集团为1.68%,东风汽车为0.70%。部分进入较早的合资汽车公司研发投入也在逐步增加,如一汽—大众为2.68%,上海通用为2.68%,上海大众为2.08%,上海通用五菱为2.2%。一汽丰田则几乎没有研发投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研发投入要高于印度汽车产业的水平,但对比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4%—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4)组织能力
  中国规模最大的几家汽车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的公司治理与管理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而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与零部件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其中很多是家族企业,有些还有上百年的历史,如Tata,Mahindra & Mahindra,卢卡斯-TVS等。这些企业领导者大多具有海外高等教育背景,具有开放性的思维,达到了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科尔尼咨询公司对中国60多家汽车行业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高层领导、海外战略负责人及行业协会等专家进行咨询,发现中国汽车企业在战略规划、并购能力和资源储备等三个方面与印度公司有明显差距。根据科尔尼的分析,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把投资重点放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约2/3的受访者指出俄罗斯是未来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其次是中东和东南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的受访企业中,95%的受访企业CEO认为美国和欧洲市场是他们未来投资的重点。从实际的统计数据来看也是如此,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以数量计,仅有28%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而印度同时期约有68%的投资项目发生在欧美成熟市场。在海外投资形式上,中国受访企业认为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应当是合资/联盟和直接投资,而印度企业则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外部并购是其主要的海外投资方式。其结果是印度企业日前在海外市场上的并购速度在不断加快,其最大的10宗并购案中有8宗是在2007年发生的,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近几年的大宗海外并购案却少有耳闻。
  4.总体竞争力比较
  中印两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追赶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阶段,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相同之处多于不同之处。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总体上高于印度汽车产业,主要表现在较大的产业规模、更多的产品出口数量、较高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和较低的产品成本等方面。但在运营管理水平与质量等方面,中印两国汽车产业水平并未呈现较大的差异。与企业组织能力相关的企业体制、企业家全球战略视野等方面中国汽车企业相对落后于印度汽车产业(见表4)。

 

 

 


  概括而言,中国汽车产业整体上有比印度汽车产业更高的竞争能力,但竞争的优势体现在产业总体上,并没有体现在领先企业上。在企业规模、体制机制与国际化等方面,以塔塔为代表的印度本土企业所展示的国际竞争潜力并不低于中国汽车企业。
  中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1.中印两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筑的演变
  两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展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从一开始采取“进口替代阶段”逐渐成长到如今自由化政策,市场快速增长阶段(见表5)。

  2.产业政策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1)在开放的政策环境下,中印两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印度在1993年采取市场开放政策之前,只有三家企业生产乘用车,在市场缺乏竞争的环境下,生产规模较小,缺乏竞争能力。1993年以后的开放竞争策略使得国外资本进入印度,带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产品技术,带动了印度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在加入WTO后,汽车产业政策由限制竞争、严格保护的政策逐步向开放竞争的产业政策转变,一些地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如奇瑞、吉利得以进入汽车生产,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不仅刺激了大型国有企业,也使得政府政策导向发生了变化,支持自主品牌、鼓励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内的共识。
  (2)经济增长、国家创新系统、外资管理与汽车产业政策构成中印两国追赶汽车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动力。
  中印两国对外资的开放与体制改革带动了经济增长,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入给中印两国带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产品技术与管理方法。本土汽车企业依靠通过技术转移、引进人才等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汽车生产制造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对本国汽车产业的保护与支持,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也帮助中印汽车企业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开发平台,中印两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
  3.企业体制对企业自主开发与国际竞争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一汽、东风等虽然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占有主导地位,但受体制制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对合资企业的依赖中,自主开发能力的建设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而印度的家族企业,如塔塔、M&M等,以及中国的民营企业,如吉利、比亚迪等汽车公司虽然采取了与国际先进公司直接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但普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不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而且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
  中印汽车产业比较对提升中国汽车业竞争力的启示
  1.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国企领导人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式,为国有企业注入活力。
  3.强化国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力量。印度政府正在为提升印度的技术研发能力着力建设“国家汽车研发、试验与认证工程”。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力量较弱,且分布较为分散,需要政府协调资源,探讨建立共性研究平台的方式与方法。
  4.中国应该借鉴印度汽车产业发展小型车的经验,确定适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产品战略与技术战略,对具有发展优势与潜力的产品进行包括税收、财政等的补贴与支持。

 
订购方式及付款账号
  • 订购热线:010-56288665
  •          010-84955706
  • 绿色通道:15311989717
  • 订购电邮:hyzswn@163.com
  • 联系人:王 娜 韩幽
  • 开户名:北京华研中商经济信息中心
  • 开户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安华桥支行
  • 帐 号:9118 0154 7400 03857
关于我们|购买流程|定制报告|免责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VIP MSN:hyzs2008@hotmail.com lhyan2000@hotmail.com    咨询QQ: (点击可直接咨询)
热线:(86)010-56288665 84955706 绿色通道: 13146561068
订购电邮:王娜 邮箱是:hyzswn@163.com 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07-2015 gdbaogao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研中商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